政治学概论第十三讲: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概述
政治发展的概念
一个政治系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结构渐趋于分化,组织渐趋于制度化,人民的动员参 与支持渐趋于增强,社会渐趋于平等,政治系统的执行能力也随之加强,并能渡过转变期 的危机,使政治系统之发展过程构成一种连续现象。
—— 陈鸿榆
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
- 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形式的生成过 程。
- 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产过程,工业化使政治形态出现许多共性,都有 相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
- 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由政治野蛮步入政治文明。
- 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设和运转的过程。
- 政治发展是国家行政和法治的发展,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是政治发展的核心。
- 政治发展是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过程。
- 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 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能够理性且有目的地控制政治过程,引导社会变革的方向。
政治发展的概念由西方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他们所作出的假设便是所谓的西式 “自由民 主” 政治制度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唯一出路,否则便会堕入所谓的苏联 “极权政治”。
现代政治的特点
- 追求自由民主
- 砍人头变为数人头
政治发展理论的演变
现代化理论
“西方的今天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
修正的现代化理论
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比较历史分析 —— 阶级、国家和跨国家的变化的权力结构塑造 了一个国家:或者导向自由民主制,或者导向威权主义。
- 英国的贵族很好地向土地贵族、经济贵族转变。而农民则向工人转变
- 中国和俄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因此农民阶层的力量始终外在于现代化进程, 谁能讲农民的力量拖入现代化进程,谁就能取得成功,但最后往往导向威权体制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产生不稳定。== 因此,==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参与必须是有限的, 制度化的,要有有效的组织。如果政治制度化的能力低于政治参与的能力,国家必然陷入混 乱;反之则会造成社会改革缺乏动力。==
有效的政治制度和组织与社会稳定 + 政府的统治能力(而不是民主制度)
依附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自由贸易为手段剥夺了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的资源,使它们在经济上、政治上依附于发达国家,从而发达国家成为大都市,而第三 世界则成为依附大都市的卫星城。(将城乡差异理论适用到全球)
制度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
“把国家带回来”
人权与公民权利
== 健全和稳定的现代民主不仅仅依赖于其基本结构的正义,而且还依赖于其公民的品性与态 度。== 如公民的身份感:
- 他们如何看待各种可能竞相抵触的民族的、地域的、种族的或宗教的身份认同形式
- 他们对异己人群的宽容能力异己与之合作的能力
- 他们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以及促使政治权威负责而参与政治过程的愿望
- 在经济需要和在影响自身健康与环境的个人选择中,他们表现自我节制与担负个人责任的 愿望。
如果没有具备这些品性的公民,民主制就难以统治,甚至是不稳定的。
人权
《世界人权宣言》—— 公民和政治权利 +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1966 年通过,1976 年生效的两大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 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均签署)
自由、平等、博爱(冲突与融合)
公民权利
1. 公民的权利、责任与美德
祖国没有自由,祖国就不能继续存在;有自由而无道德,v 自由就不能继续保持;有道德 而无公民,道德就将荡然无存。因此,如果你把人们全部培养成公民,那你就一切全都有 了。不这样做,你就只能有一大群恶人;从祖国的首领起,就是一群恶人。
—— 卢梭
身份认同与差异政治
对许多群体 — 黑人、妇女、土著居民、少数族裔宗教少数派、同性恋群体 — 而言,尽管他们也 拥有共同的公民资格,但仍然感到被排除在共同文化之外,这已经很清楚。这些群体的成员 之所以感到被排除在外,不仅由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而且因为他们的社会文化身份,即 他们的差异性。特殊代表权、多元文化权和自治权
从统治到治理
==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 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 的正式制度和规则,而言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治理不一定是政府的治理,不一定是权力的统治
治理的特征
-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 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 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