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课程 Pt.1 - 绘画鉴赏

绘画的审美特征

写实的精确性

绘画的产生,初期可能与仪式和游戏相关,后来,主要受到宗教的巨大推动,中外皆 然。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在宗教需要传播的年代,也正是文盲成堆的年代,宗教要获得传 播,最佳手段,自然是绘画和雕塑。但是绘画比雕塑更灵便,表现手法更灵活更自由,表现 的空间也更大。也正是由于宗教需要的这种庄严性和严肃性,以及当时那种严格的模仿论美 学的强制性,绘画没有别的选择,唯有走精细写实,具象写实一途。

凡・艾克兄弟 根特祭坛画 1415-1432

凡·艾克兄弟 根特祭坛画 1415-1432

拉斐尔 《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生活的年代是从 1483 至 1520 之间,比艾克兄弟晚半个多 世纪,可以看出此一阶段的文艺复兴绘画的发展。 拉斐尔 草地上的圣母

写实的精确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基督像 - 圣马丁大教堂 12 世纪初壁画

基督像-圣马丁大教堂 12世纪初壁画

布歇(1703-1770) 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 洛可可风格

布歇 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 洛可可风格

安格尔(1780-1867) 《大宫女》

image-20200630171444755

艺术表现上的灵活性与自由度

题材广泛

在视觉艺术或者造型艺术中,绘画是最灵活最自由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选择记录 或反映现实或历史事件,也可以选择神话或传说题材,还可以抒发性灵或表达情感。

雅克・路易・大卫 《拿破仑加冕》 (1800-1801)描述历史场面人物如此众多的场面,要 表现为雕塑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表现为浮雕也不可避免的地会少掉很多细节 雅克·路易·大卫 拿破仑加冕 虽然题为 “拿破仑加冕”,但画面的内容却为拿破仑为皇后加冕,这也是有作者的特殊考量 在内。 拿破仑加冕 局部

洛托 《维纳斯和丘比特》 罗马神话主题

洛托 《维纳斯和丘比特》

詹姆斯・恩索尔 《面具与死亡》1897 年 现藏于列日美术馆表现内心的世界 詹姆斯·恩索尔 《面具与死亡》

空间深度

绘画在艺术表现上的灵活性与自由度还体现在,在造型艺术中,绘画比其他任何形式更能表 现或塑造空间的深度

绘画的深度模式,往往把观者带入一个可以乱真的总体世界。这个世界不单单由横向的左、 中、右和纵向的远、中、近这样的视觉网络或座标构成,更重要的是,在任何绘画作品中, 其聚焦中心或造型的重心,总是被置于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中

即使在神话类或宗教类绘画中,画面的深度背景也总是被置于与中心表现对象同等重要的位 置。同艺术家和观众一样,画面中的人、动物和神怪同样生活在日常世界中的具体的场景 之中。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境遇,他们的境遇本身就需要有也应该有可供发生的场 景,就像戏剧本身需要有表演的舞台一样。这一点和雕塑非常不同。雕塑,尤其是圆雕,一 般并不也不可能有过多的背景和环境烘托,雕塑的背景更多的采用最俭省的象征。

(意大利)巴尔托洛梅奥修士 《卡隆德莱圣母》 1511-1512

这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构图。圣母圣婴为金字塔塔尖,是视域的中心;底部左右各三人, 构成金字塔稳定的基础,顶部左右对称地布置着一小天使。

image-20200701115029671

画面的视觉空间,有两个层次, 一是人物,一是背景。

人物共有 5 组,15 人,这 5 组其实已经各自构拟了一种深度的空间形态:

  • 圣母、圣婴、小天使等 7 人,是一个浮动的、具有空间深度的球体形态
  • 底部左右的 3 人组各自构成一个三角体形态
  • 而顶部左右两位天使,则通过斜向飞动的姿势,和作为背景的墙壁形成距离参照,创造 了深度效果

墙壁通过色彩的深浅对照和凹凸的变化,强调了空间深度感,画面底部人物的纵向排列和 顶部天使的飞动,更加深了透视的纵深感,而墙壁中心的画中画,不仅进一步创造了画面 的深度空间错觉,也暗示了外面的世界、生命的世界。

因此,从物理空间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创造的深度空间感是非常成功的。由于该画的画中 画表现的是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主题,因此,它也建构了一种深层的意义模式, 和画面的主题形成对照。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image-20200701133326325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Admiration 1897 查资料的时候找到的另一个布格罗的作品,真的 很喜欢这一幅。画面的内容是几位年轻女子对画面中的一对母女的 "Admiration" 夸赞,表 现出了人的美而又丝毫无色情之感。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Admiration 1897

看了一些布格罗的画,真的有被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美打动到。

光影与色彩

在光影效果和色彩表达上,绘画也比其他造型形式更灵活,更多些表现力。

布歇 《维纳斯的凯旋》光与暗显著的对比与融合,但布歇的画作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色 彩 布歇 维纳斯的凯旋

梵高 《星空》名作,不用多解释 f梵高 星空

修拉 《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

修拉 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

极强的表现性

上面这几幅画作中,色彩的表达,完全脱离了表现对象的实际状况,是一种合乎画家主观需 求的随性的表达。自从后印象主义之后,尤其是自从塞尚之后,绘画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 向:从对自然的模仿走向对主观的表现。

莫奈 《日出・印象》这幅作品是印象派的开山之作,记得我高中曾经买过一副贴画贴在床 边。 莫奈 日出·印象

梵高 《自画像》 1877 画的根本不是自画像,画的是自己的情绪! 梵高 自画像 1877

从模仿走向表现的转化,一方面来自绘画自身变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说,是在照相技术的逼迫下的一种自卫。由于绘画从模仿走向表现,相应的,绘画也从深度 走向了平面。

罗中立《父亲》(PPT 里没有,太有名所以没去找原图了)

画作中 “尺度” 非常重要,《父亲》所用的画布是罗中立的父亲用两块画布缝制在一起的,尺 度非常大,将这样的待遇献给一个普通的农民,十分震撼